400- 800- 7042
025- 58824850
教师资格
教师招聘
首页 » 考研 » 考研资讯 » 政策 » 正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

2014-10-13 浏览次数:873
核心提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研究生招生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原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和《关于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教民〔2005〕11号)精神,经商财政部,2015年继续实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

  一、总体要求

  骨干计划招生是全国研究生招生的一部分,严格执行《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和博士年度招生文件。各招生单位确定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和学位类型时,要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重点向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倾斜,且招生比例不低于招生总数的50%。招生单位可招收不超过10%的汉族在职考生,招生单位要严格执行汉族考生招生比例要求,不得超比例录取。博士考生中,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

  二、招生计划

  骨干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下达。2015年计划招生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人,硕士研究生4000人。学生毕业后,必须按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不得违约。

  三、生源范围

  1.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4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和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上述地区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工作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工作。

  2.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四、资格审查

  各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考生资格审查责任主体,要引导考生报考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指定专门部门负责考生报考资格的确认,对拟同意报考的考生名单在本部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对公示无疑问者方可发放考生登记表。

  五、其他要求

  1.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坚持“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原则,由教育部统一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

  2.各招生单位要对新疆、西藏及四省藏区等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报考理工科类和少数民族语言类考生给予适当倾斜。

  3.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含基础培训)的学费、住宿费等按国家及招生单位相关规定缴纳。各招生单位和基础培训学校需按照国家规定的奖励资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奖励资助,确保其完成学业。

  4.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先在高校基础培训基地集中进行一年基础强化培训(基础培训点另行通知)。达到录取院校确定的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录取要求的考生,可免除一年基础强化培训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博士研究生直接进入高校(科研院所)学习。

  附件:

  1.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表

  2.报考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3.报考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4.定向协议书(四种格式)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9月28日

附件1: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表

2014年10月13日 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表

招生单位

博士计划

    士   计   划

小计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甘肃

青海

宁夏

陕西

新疆

新疆兵团

其他

合    计

1000

4000

37

417

73

140

76

19

182

177

285

28

94

146

315

279

240

161

163

213

36

450

167

235

教 育 部

776

2557

24

258

49

87

52

0

125

122

195

16

70

109

216

189

148

100

98

124

21

272

103

158

北京大学

16

45

1

5

 

2

 

 

2

2

3

 

1

2

4

3

4

2

2

2

 

5

2

3

中国人民大学

15

45

 

5

1

2

1

 

2

2

3

 

2

2

4

4

3

1

2

 

 

5

3

3

清华大学

35

45

 

5

1

1

1

 

2

2

3

 

1

3

3

3

4

2

2

1

 

5

3

3

北京科技大学

2

25

 

2

1

1

1

 

1

1

2

 

1

1

2

2

1

1

1

2

 

2

1

2

北京化工大学

2

10

 

1

 

1

 

 

1

 

1

 

 

 

1

1

1

 

1

 

 

2

 

 

北京师范大学

5

10

 

1

 

 

 

 

 

 

1

 

 

1

1

 

1

1

1

1

 

1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2

12

 

2

 

 

 

 

 

1

1

 

 

 

1

1

1

1

1

1

 

2

 

 

北京语言大学

8

35

1

3

1

1

1

 

1

1

2

 

1

2

3

4

3

1

 

1

1

4

2

2

北京交通大学

2

12

 

2

 

 

 

 

 

 

1

 

 

 

1

 

 

1

1

1

 

2

1

2

北京邮电大学

2

20

 

2

1

1

1

 

1

1

2

 

 

 

1

1

1

1

1

2

 

3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

 

1

 

1

 

 

 

 

1

 

 

 

1

 

2

 

 

 

 

3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5

53

 

6

1

2

1

 

2

2

4

 

1

2

5

4

3

2

2

3

 

5

3

5

中国农业大学

12

20

 

2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2

1

1

北京林业大学

8

25

 

3

1

 

 

 

1

1

3

 

1

2

2

2

 

2

 

1

 

4

1

1

中国传媒大学

4

50

 

5

1

3

1

 

2

2

4

 

1

3

5

4

1

3

3

3

 

4

1

4

中央财经大学

31

55

1

8

1

1

1

 

3

3

3

 

2

4

5

3

3

2

2

2

1

5

2

3

中国政法大学

15

50

 

5

1

3

1

 

2

3

3

2

1

2

4

5

3

2

2

2

 

4

2

3

中央音乐学院

1

3

 

 

 

 

 

 

 

 

 

 

 

 

 

 

 

 

 

 

 

 

 

 

中央戏剧学院

 

3

 

 

 

 

 

 

 

 

 

 

 

 

 

 

 

 

 

 

 

 

 

 

中央美术学院

3

15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

15

 

1

 

1

 

 

1

1

1

 

 

 

1

1

3

 

 

1

 

2

1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6

45

 

3

1

2

1

 

2

2

3

 

2

2

2

3

3

3

2

3

1

5

2

3

华北电力大学

20

45

1

5

1

1

1

 

1

1

1

 

1

 

5

2

3

2

2

2

 

10

3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

 

2

 

 

 

 

 

 

2

 

 

 

 

 

2

 

 

2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5

 

1

 

 

 

 

 

 

1

 

 

 

 

 

1

 

 

1

 

1

 

 

南开大学

5

30

 

3

1

1

1

 

1

1

2

 

 

2

2

2

3

2

1

2

 

3

2

1

天津大学

4

25

 

3

1

1

 

 

1

1

2

 

 

 

2

1

2

2

2

1

 

3

2

1

大连理工大学

2

20

 

2

1

1

1

 

 

1

1

 

 

 

2

1

2

1

1

1

 

3

1

1

东北大学

9

38

 

5

2

3

2

 

2

2

1

 

1

1

4

2

2

1

1

1

 

3

1

4

吉林大学

28

65

2

5

2

5

2

 

2

2

3

1

3

3

4

4

3

2

3

3

 

8

4

4

东北师范大学

38

140

2

14

10

12

10

 

6

6

8

2

3

4

10

8

6

4

4

6

2

12

5

6

东北林业大学

14

20

 

3

1

1

4

 

 

 

1

 

 

1

1

1

2

 

1

 

 

2

1

1

复旦大学

12

20

 

2

 

1

 

 

1

1

2

 

 

2

2

2

3

 

1

 

 

2

1

 

同济大学

4

35

 

3

1

1

1

 

1

1

5

 

 

2

4

4

2

2

1

1

 

3

1

2

上海交通大学

2

36

 

4

 

 

1

 

1

 

3

 

 

2

4

4

1

3

 

2

 

5

2

4

华东理工大学

1

10

 

1

 

 

 

 

 

 

1

 

 

2

1

1

 

1

1

1

 

1

 

 

东华大学

1

5

 

1

 

 

 

 

 

 

1

 

 

 

 

 

1

 

 

 

 

1

1

 

华东师范大学

8

50

 

5

 

 

1

 

2

2

3

1

1

1

3

3

4

3

3

3

 

5

3

7

上海外国语大学

2

26

1

3

 

1

 

 

1

1

2

 

1

2

2

3

1

1

 

 

 

4

1

2

上海财经大学

2

10

 

2

 

1

 

 

1

1

1

 

 

 

 

 

1

 

 

1

 

2

 

 

南京大学

40

65

 

6

1

3

1

 

5

5

5

 

3

4

5

5

1

2

2

2

1

6

2

6

东南大学

1

5

 

1

 

 

 

 

 

 

1

 

 

 

 

 

1

 

 

1

 

1

 

 

中国矿业大学

2

10

 

2

 

 

 

 

1

1

1

 

 

 

1

1

1

 

 

1

 

1

 

 

河海大学

1

10

 

2

 

 

 

 

 

 

 

 

 

 

2

 

 

 

2

2

 

2

 

 

南京农业大学

2

10

 

1

 

1

 

 

1

1

1

 

 

 

1

 

1

 

 

1

 

1

1

 

中国药科大学

1

12

 

3

 

 

 

 

 

 

 

 

 

 

2

1

1

 

 

 

 

4

1

 

江南大学

1

8

 

2

 

 

 

 

 

 

1

 

 

 

1

1

1

 

1

 

 

1

 

 

合肥工业大学

 

7

 

2

 

 

 

 

 

 

1

 

 

 

1

1

 

 

1

1

 

 

 

 

浙江大学

14

45

3

5

 

 

1

 

1

1

4

 

1

3

5

5

1

3

3

1

 

5

1

2

厦门大学

28

50

 

5

1

2

1

 

4

2

4

1

1

1

8

3

3

1

1

1

1

5

2

3

山东大学

6

30

 

3

 

 

 

 

1

2

3

 

 

1

4

3

1

2

 

2

 

2

2

4

中国海洋大学

1

15

 

2

 

 

 

 

1

1

2

1

 

 

2

1

1

 

 

1

 

2

1

 

武汉大学

26

70

3

5

2

2

1

 

5

5

5

1

3

3

5

5

3

1

3

3

1

6

2

6

华中科技大学

18

80

 

5

2

2

1

 

8

6

6

1

3

3

6

5

3

3

2

3

1

8

4

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0

50

 

4

1

1

1

 

6

5

4

1

2

1

4

3

3

3

1

3

 

4

2

1

武汉理工大学

10

43

 

5

1

 

1

 

5

3

4

 

1

2

3

5

2

2

2

2

 

3

 

2

华中师范大学

37

85

 

6

1

2

1

 

8

5

5

1

2

2

6

6

5

4

5

5

1

9

3

8

华中农业大学

5

15

 

2

 

 

 

 

2

1

1

 

1

1

1

1

1

 

 

 

 

2

1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3

73

 

6

1

2

1

 

7

6

6

 

2

3

7

6

4

3

3

5

 

6

2

3

湖南大学

5

60

1

5

 

2

 

 

2

5

4

 

2

2

6

5

4

3

2

5

 

6

2

4

中南大学

15

54

1

3

 

2

 

 

2

3

5

 

2

2

4

5

4

3

2

5

 

6

2

3

中山大学

22

60

2

4

 

1

 

 

4

4

6

 

 

3

6

5

3

3

1

3

 

6

2

7

华南理工大学

3

20

 

2

1

1

1

 

1

1

3

 

1

 

1

1

 

 

1

 

 

4

1

1

四川大学

18

50

 

4

1

2

1

 

2

2

5

1

2

4

3

3

4

2

2

2

2

4

2

2

西南财经大学

10

41

 

3

1

1

1

 

2

2

3

1

3

4

3

3

5

 

1

2

 

5

 

1

西南交通大学

1

18

 

2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2

 

1

电子科技大学

1

10

 

1

 

 

 

 

1

 

1

 

1

1

1

1

1

 

 

 

 

1

1

 

重庆大学

2

38

 

4

 

 

 

 

 

3

4

 

3

3

3

5

3

 

4

 

 

6

 

 

西南大学

58

140

3

15

3

6

2

 

6

6

10

1

6

8

16

15

5

4

4

5

1

10

5

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10

 

2

 

 

 

 

 

 

1

 

 

 

1

1

1

1

 

1

 

2

 

 

陕西师范大学

46

115

2

12

2

3

2

 

4

4

9

1

4

6

11

9

5

3

5

5

5

9

5

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

5

 

1

 

 

 

 

 

 

1

 

 

 

 

 

1

 

 

 

1

1

 

 

长安大学

2

15

 

2

 

 

 

 

 

 

2

 

 

 

1

1

1

1

1

2

 

2

1

1

兰州大学

18

45

 

5

 

1

1

 

1

2

3

 

1

1

2

2

 

6

3

5

1

5

2

4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52

337

2

32

8

13

8

 

16

14

18

2

9

14

22

21

18

17

12

21

5

49

15

21

中央民族大学

37

120

2

14

3

4

3

 

5

5

6

2

2

4

8

8

6

3

3

5

1

20

6

10

中南民族大学

5

60

 

6

1

3

1

 

6

5

4

 

2

2

5

5

2

1

1

4

 

6

2

4

西南民族大学

5

60

 

5

1

2

1

 

2

2

4

 

3

6

4

4

5

3

3

3

 

6

2

4

西北民族大学

5

67

 

5

2

3

2

 

2

2

3

 

2

2

4

3

2

8

3

4

3

12

3

2

北方民族大学

 

30

 

2

1

1

1

 

1

 

1

 

 

 

1

1

3

2

2

5

1

5

2

1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8

74

0

12

1

5

2

 

2

2

6

0

0

2

5

5

5

1

3

9

0

9

3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12

 

2

 

1

 

 

1

1

1

 

 

 

1

1

1

 

1

2

 

 

 

 

北京理工大学

1

12

 

1

 

1

 

 

 

 

1

 

 

 

1

1

1

1

1

2

 

1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2

15

 

2

1

2

2

 

 

 

1

 

 

 

1

1

 

 

 

1

 

2

1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5

 

2

 

 

 

 

 

 

 

 

 

1

 

 

 

 

 

1

 

1

 

 

南京理工大学

2

20

 

3

 

1

 

 

1

1

1

 

 

1

2

2

1

 

1

1

 

3

1

1

西北工业大学

 

10

 

2

 

 

 

 

 

 

2

 

 

 

 

 

2

 

 

2

 

2

 

 

公 安 部

2

40

 

3

 

1

1

 

2

2

3

 

 

1

4

3

3

3

3

3

 

4

3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

40

 

3

 

1

1

 

2

2

3

 

 

1

4

3

3

3

3

3

 

4

3

1

国家体育总局

4

14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北京体育大学

4

14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4

40

 

4

1

1

1

 

1

2

4

3

1

1

2

2

2

1

1

2

 

3

1

3

暨南大学

4

40

 

4

1

1

1

4

1

2

4

3

1

1

2

2

2

1

1

2

 

3

1

3

交通运输部

1

16

1

2

1

 

 

 

 

 

2

1

1

 

1

1

1

1

1

0

0

2

1

0

大连海事大学

1

16

1

2

1

 

 

 

 

 

2

1

1

 

1

1

1

1

1

 

 

2

1

 

国家卫计委

2

15

0

2

 

 

 

0

1

1

1

0

1

 

1

1

2

1

1

1

0

2

 

 

北京协和医学院

2

15

 

2

 

 

 

 

1

1

1

 

1

 

1

1

2

1

1

1

 

2

 

 

科 研 院 所

67

195

3

18

3

6

3

 

7

7

10

2

3

5

9

11

14

7

12

18

5

30

13

9

中国科学院大学

55

150

3

15

3

5

3

 

6

6

8

2

3

3

5

5

10

5

8

12

5

25

10

8

中国农业科学院

4

20

 

 

 

 

 

 

 

 

 

 

 

2

1

3

2

2

2

3

 

3

2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8

25

 

3

 

1

 

 

1

1

2

 

 

 

3

3

2

 

2

3

 

2

1

1

地方院校

84

712

7

85

10

27

9

17

27

26

45

4

9

14

54

45

46

29

31

34

5

77

27

40

中国音乐学院

6

25

 

 

 

 

 

 

 

 

 

 

 

 

 

 

 

 

 

 

 

 

 

 

北京电影学院

2

9

 

 

 

 

 

 

 

 

 

 

 

 

 

 

 

 

 

 

 

 

 

 

北京工商大学

2

55

2

6

2

2

1

 

2

2

3

 

2

2

8

5

3

2

2

2

 

5

2

2

北京印刷学院

 

35

 

6

 

1

 

 

2

2

2

 

1

1

3

2

3

1

1

1

 

4

2

3

北京建筑大学

 

15

 

 

 

 

 

1

 

 

2

 

 

2

2

2

 

2

1

1

 

1

1

 

北京联合大学

 

16

 

3

 

 

 

 

1

1

1

 

 

 

1

1

1

1

1

 

1

3

1

 

天津师范大学

10

49

2

5

2

2

2

 

3

3

3

 

 

2

4

4

3

1

1

1

1

5

2

3

天津科技大学

2

15

 

3

 

1

1

 

2

 

 

1

 

 

1

1

1

 

 

 

 

2

1

1

天津工业大学

1

10

 

2

 

 

 

 

 

 

1

 

 

 

1

1

1

 

1

1

 

1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5

30

 

4

 

2

1

 

1

1

1

 

 

 

3

2

2

2

2

2

 

4

1

2

天津财经大学

1

14

 

3

 

 

 

 

 

 

2

 

 

 

1

1

1

1

1

1

 

2

1

 

天津医科大学

1

19

 

3

 

 

 

 

1

1

3

 

1

 

1

1

2

1

1

1

 

3

 

 

长春师范大学

 

30

 

4

1

9

1

 

 

 

2

 

 

 

3

2

 

 

2

2

 

2

 

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18

 

2

1

2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上海师范大学

5

10

 

2

 

1

 

 

 

 

1

 

 

 

1

1

1

 

 

 

 

2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

5

 

1

 

 

 

 

 

 

1

 

 

 

 

 

1

 

 

1

 

1

 

 

南昌大学

5

20

 

2

 

 

 

 

1

1

2

 

 

 

1

1

2

 

 

1

 

4

1

4

江西财经大学

5

20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1

3

江西师范大学

5

15

1

 

 

 

 

 

2

2

2

 

 

 

2

2

 

 

 

1

 

1

 

2

江西中医药大学

5

20

 

3

 

1

 

 

 

 

 

 

 

 

2

1

3

 

1

2

 

4

1

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15

 

2

 

 

 

 

1

1

2

 

 

 

1

1

1

1

1

 

 

2

 

2

江西理工大学

 

15

 

 

 

 

 

 

2

2

2

 

 

 

2

2

 

 

1

 

 

1

1

2

景德镇陶瓷学院

5

15

 

2

 

1

 

 

1

1

 

 

 

 

1

1

1

 

1

1

 

2

1

2

福建农林大学

2

15

 

3

 

 

 

5

 

 

1

1

 

 

1

1

2

 

 

 

 

 

 

1

福建师范大学

3

20

 

3

 

 

 

10

 

 

1

1

 

 

1

1

2

 

 

 

 

 

 

1

福州大学

3

8

 

3

 

 

 

1

 

 

1

1

 

 

1

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40

2

3

2

 

 

 

2

2

3

 

2

2

3

3

3

2

2

3

 

4

2

 

三峡大学

2

30

 

4

1

2

1

 

4

3

3

 

1

1

1

1

1

 

1

1

 

3

1

1

四川美术学院

 

10

 

 

 

 

 

 

 

 

 

 

 

 

 

 

 

 

 

 

 

 

 

 

兰州商学院

 

20

 

2

1

1

1

 

 

 

 

 

 

 

 

 

2

5

2

2

 

3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4

 

2

 

 

 

 

 

1

1

 

 

1

1

1

2

1

 

 

2

2

 

 

西北大学

5

20

 

2

 

 

 

 

1

1

1

 

 

1

1

1

1

1

1

2

1

4

1

1

西北师范大学

8

50

 

5

 

1

 

 

 

 

2

 

 

1

5

3

4

5

5

5

 

6

4

4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10

 

3

 

 

 

 

 

 

 

 

2

 

 

 

1

1

1

1

 

1

 

 

注:1.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计划含定向新疆及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计划35名,硕士计划含中科院各地方研究所计划130名,考生可咨询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10-88256714)后报考,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调配;2.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基础培训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报考有关高校中的“其它”项计划;3.招生计划数在10人以上(含10人)的招生单位可招收不超过10%的汉族在职考生,招生计划数在10人以下的招生单位应全部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附件2

报考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婚姻状况

 

政治面貌

 

籍  贯

 

民  族

 

身份证号

 

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

    省(区、市)  市(县)

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及通信地址

单位

 

邮政编码

地址

 

 

现工作或学习单位

 

本人联系电话

 

毕业学校及专业

 

毕 业 时 间

 

最后学位

 

最后学历

 

报考单位

 

报考专业

 

1.自愿报考本计划。

2.自愿签定协议书并严格遵守协议条款,承诺毕业后回本人(在职)所在原单位或回本人(非在职和应届生)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业,并至少服务5年(含5年)。

3.同意毕业后由学校将档案、户口、学位及学历证书统一寄至定向单位。应届生寄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注:考生若同意上述3项内容,可在申请人签字一栏中签字,经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盖章后,即可确认有报考资格。

 

考生签字______  年 月 日

 

单位意见(在职考生):

   

 

 

 

 

 

 

 (盖章)

 

年  月 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省招办、招生单位各留存一份

审批单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西藏、陕西、新疆等省(区、市) 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厅(教委、教育局)高教处等相关处室;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广西、重庆、四川、宁夏、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省(区、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

     跨省、跨地区的应届毕业生可用传真方式与生源省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进行资格确认。

 

附件3

报考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婚姻状况

 

政治面貌

 

籍  贯

 

民  族

 

身份证号

 

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

    省(区、市)  市(县)

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及通信地址

单位

 

邮政编码

地址

 

 

现工作或学习单位

 

本人联系电话

 

毕业学校及专业

 

毕 业 时 间

 

最后学位

 

最后学历

 

报 考 单 位

 

报考专业

 

1.自愿报考本计划。

2.自愿签定协议书,承诺毕业后回本人(在职)所在原单位或回本人(非在职和应届生)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业,并至少服务8年(含8年)。

3.同意毕业后由学校将档案、户口、学位及学历证书统一寄至定向单位。应届生寄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注:考生若同意上述3项内容,可在申请人签字一栏中签字,经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盖章后,即可确认有报考资格。

 

考生签字______  年 月 日

 

单位意见(在职考生):

   

 

 

 

 

 

 

 (盖章)

 

年  月 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省招办、招生单位各留存一份

审批单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西藏、陕西、新疆等省(区、市) 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厅(教委、教育局)高教处等相关处室;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广西、重庆、四川、宁夏、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省(区、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

     跨省、跨地区的应届毕业生可用传真方式与生源省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进行资格确认。

附件4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

(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格式)

 

甲方(招生单位):                   乙方(定向单位):                        

丙方(定向生本人):                  丁方(定向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

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行政

门):             

根据《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管理办法》,就丙方攻读硕士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丁四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录取丙方为2015年 ____________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甲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丙方进行管理,按培养方案对丙方进行培养。丙方学习期满、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甲方准予毕业,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条件,甲方授予硕士学位。丙方学习结束离校后,甲方将丙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硕士期间档案等直接寄送乙方,乙方负责安排丙方工作。

三、 丙方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人事档案由乙方负责管理,并保证丙方的学习时间。丙方学习期间的工资、医疗保险、福利待遇和职务(职称)晋升等,由乙方和丙方协商解决。丙方党、团组织关系先转入基础培训学校(达到甲方确定的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录取要求的除外),基础培训结业考核合格后转入甲方,待学习结束后转回乙方。

四、 丙方必须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业。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必须回乙方工作,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5年(含5年,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强化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服务期为8年)。

五、丙方中途退学、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学习,由甲方退回乙方处理。丙方在学期间提出变动学籍(休学、延期毕业及申请硕博连读等)的,须提供乙方的书面同意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六、丙方第一学年须到教育部指定的基础强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甲方继续硕士学位培养阶段学习(达到甲方确定的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录取要求的除外)。

七、本协议一式五份,经甲、乙、丙、丁四方签字并签章后,自丙方取得正式学籍(到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报到)之日起生效。甲、乙、丙、丁四方各持有一份,一份存入丙方个人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八、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丁四方协商解决。

 

 

 

甲方单位公章:                    乙方单位公章:        

甲方负责人签字:                  乙方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丙方签字:                        丁方单位公章:

                              丁方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

(非在职考生 )定向协议书(格式)

 

 

甲方(招生单位):                 

乙方(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                        

丙方(定向生本人):            

 

根据《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管理办法》,就丙方攻读硕士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三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录取丙方为2015年 ____________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甲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丙方进行管理,按培养方案对丙方进行培养。甲方按国家和本单位有关规定向丙方发放硕士研究生奖励资助资金。丙方学习期满、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甲方准予毕业,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条件,甲方授予硕士学位。丙方学习结束离校后,甲方将丙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硕士期间档案等一并直接寄送乙方,乙方会同当地人社、民族等部门指导丙方就业。

三、丙方户口、人事档案转入甲方,党、团组织关系转入基础培训学校(达到甲方确定的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录取要求的除外),基础培训结业考核合格后转入甲方,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必须回到乙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业,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5年(含5年)。丙方毕业后甲方负责将其人事档案、户口及党、团组织关系直接转回到乙方。

四、丙方必须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业。丙方中途退学、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学习,由甲方依据有关规定处理。丙方在学期间欲变动学籍(休学、延期毕业及申请硕博连读等),须提供乙方的同意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五、丙方第一学年须到教育部指定的基础强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达到甲方确定的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录取要求的除外),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甲方继续硕士学位培养阶段学习。

六、本协议一式四份,经甲、乙、丙三方签字并盖公章后,自丙方取得正式学籍(到民族硕士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报到)之日起生效。甲、乙、丙三方各持一份,一份存入丙方个人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七、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三方协商解决。

 

 

 

 

 

甲方单位公章:               乙方单位公章:            丙方签字:

甲方负责人签字:             乙方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

(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格式)

 

 

甲方(招生单位):                 乙方(定向单位):                        

丙方(定向生本人):               丁方(定向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

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管理办法》,就丙方攻读博士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丁四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录取丙方为2015年 ____________专业博士研究生。

二、甲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丙方进行管理,按培养方案对丙方进行培养。丙方学习期满、符合博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甲方准予毕业,符合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甲方授予博士学位。丙方学习结束离校后,甲方将丙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博士期间档案直接寄送乙方,乙方负责安排丙方工作。

三、丙方在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乙方负责管理丙方学习期间的户籍关系和人事档案,保证丙方的学习时间。丙方学习期间的工资、医疗保险、福利待遇和职务(职称)晋升等,由乙方和丙方协商解决。丙方党、团组织关系转入甲方,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党、团组织关系转回乙方。

四、 丙方必须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业。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必须回乙方工作,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8年(含8年,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强化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服务期为12年)。

五、丙方中途退学、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学习,由甲方退回乙方处理。丙方在学期间欲变动学籍(休学、延期毕业等),须提供乙方的同意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六、本协议一式五份,经甲、乙、丙、丁四方签字并盖公章后,自丙方取得正式学籍(报到)之日起生效。甲、乙、丙、丁四方各持一份,一份存入丙方个人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七、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丁四方协商解决。

 

 

 

 

 

甲方单位公章:                     乙方单位公章:             

甲方负责人签字:                   乙方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丙方签字:                          丁方单位公章:

                                  丁方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

(非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格式)

 

甲方(招生单位):                   乙方(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行行政部门):                        

丙方(定向生本人):

 

根据《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管理办法》,就丙方攻读博士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三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录取丙方为2015年 ____________专业博士研究生。

二、甲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丙方进行管理,按培养方案对丙方进行培养。甲方按照国有和本单位相关规定向丙方发放博士研究生奖励资助资金。丙方学习期满、符合博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甲方准予毕业,符合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甲方授予博士学位。丙方学习结束离校后,甲方将丙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博士期间档案等一并直接寄送乙方,乙方会同当地人社、民族等部门指导丙方就业。

三、丙方户口、人事及党、团组织关系转入甲方。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必须回到乙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业,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8年(含8年)。甲方在丙方毕业后负责将其人事、户口及党、团组织关系直接转回到乙方。

四、 丙方必须遵守学籍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业。丙方中途退学、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学习,由甲方按有关规定处理。丙方在学期间欲变动学籍(休学、延期毕业等),须提供乙方的同意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五、本协议一式四份,经甲、乙、丙三方签字并盖公章后,自丙方取得正式学籍(报到)之日起生效。甲、乙、丙三方各持一份,一份存入丙方个人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六、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三方协调解决。

 

 

 

 

 

 

 

 

甲方单位公章:               乙方单位公章:            丙方签字:

甲方负责人签字:             乙方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咨询热线:171-5656-5959 在线咨询>>>点击咨询

扫码关注


学信教师总部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179号易发集团15楼F座(南京地铁1号线珠江路站1号出口正对面易发集团)联系18913380063任老师
学信教师泰州分校:泰州市海陵区济川东路88-50号(泰州学院济川校区北门斜对面、南师泰院南门旁边)联系17016677778张老师
学信教师南通分校:南通市崇川区崇川路79号国际青创园6号楼808室学信教师
学信教师常州分校:常州市武进区中吴大道1801号江苏理工学院西苑商业街二楼学信教师(联系19741416060小杨老师、18963610087毛毛老师)
学信教师专业专注于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编制)招考进编考试培训,考教师当老师进编制请联系杨老师手机兼微信:17156565959。